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以及疏散照明设计规范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消防规范中对于疏散楼梯的应急照明没有明确规定。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条款,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并具备天然***光和自然通风条件。若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应按照防烟楼梯间的规定进行设置。 规范2指出,楼梯间应配备乙级防火门,并确保门向疏散方向开启。
2、没有此规定。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 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2 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个启。
3、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第6条: 各单位应在各疏散走道、出口及楼梯间设置事故应急照明灯。第9条:事故照明灯宜设在墙面或顶棚上。疏散指示标志宜放在太平门的顶部或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一米以下的墙面上,走道上的指示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0m。
4、在建筑物的室内,特别是主要疏散通道、楼梯间、消防电梯及安全出口处,必须安装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以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具体要求如下: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不低于0Lx,以确保人员在黑暗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地面,防止摔倒或碰撞。
安全出口标志应置于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门的正上方,确保易于识别。 标志应安装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离地面1米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以提高可见性。 标志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应超过20米,在袋形走道中,这一距离应不超过10米,转角区域则不应超过1米。
安全出口标志应置于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门的正上方,确保位置明显。 安全出口标志应安装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高度不应超过1米,以便于人们容易看到。 安全出口标志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应超过20米,在袋形走道中,这一距离不应超过10米。
新标准将消防安全标志分为火灾报警装置标志、紧急疏散逃生标志、灭火设备标志、禁止和警告标志、方向辅助标志、文字辅助标志等6类,共有25个常见标志和2个方向辅助标志。同时增加了消防电话、推车式灭火器、消防炮等3种标志。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在火灾时,能提供精准的疏散路径指引,智能开启指示方向的消防应急标志灯与应急照明灯,协助建筑内人员选择逃生路线,确保安全撤离方向,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控制方式和应急电源实现方式。控制方式分为非集中控制型系统和集中控制型系统。非集中控制型系统中,每台灯具都独立控制,而集中控制型系统则通过控制中心统一管理所有灯具。应急电源实现方式则包括自带电源型系统和集中电源型系统。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中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由应急照明控制器控制,集中电源和分配电装置同时转入应急状态,以保证消防应急灯具的应急工作。根据建筑的高度和面积,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相应的应急工作时间要求。
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出口的顶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备用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应急照明灯是在正常照明电源发生故障时,能有效地照明和显示疏散通道,或能持续照明而不间断工作的一类灯具。广泛用于公共场所和不能间断照明的地方。
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出口的顶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备用照明灯具应设 置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
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出口的顶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备用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
消防法规对消防疏散指示灯的设置有严格的要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出口的顶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备用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
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
《疏散平面图 设计原则与要求》(GB/T25894-2010)适用于室内疏散使用的疏散平面图。
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在消防安全技术工作中,依据现行消防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熟练运用相关消防专业技术和标准规范,独立辨识、分析、判断和解决消防实际问题的能力。
疏散指示灯(吸顶灯、消防应急筒灯、射灯、双头灯)间距≤20米,在出口通道的拐角处应适当增加照明灯具的数量;疏散指示灯安装的位置应距地面向上2m-5m左右的高度。
走道中疏散指示标志之间的最大间距应限制在20米以内。 标志安装高度的考虑是为了确保在紧急疏散时,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指示并作出快速反应。 如果标志安装过高,可能会干扰视线和判断,增加疏散风险。 在特定情况下,如大型场馆或高层建筑,疏散指示灯的安装高度可适当调整至5米以上。
疏散标志灯通常安装在离地面不超过1米的墙壁上。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疏散通道上的标志灯的安装间距应遵守规定,不宜超过20米。 在人防工程中,疏散标志灯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米。 疏散标志灯应安装在安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且离地面高度不应超过1米。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0m。
通常走道上的疏散指示灯两灯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20米,要设置在安全出口的显眼位置,如过道、拐角处等墙面,且离地面距离最好低于1米的位置。如果无法挂墙的话,可吊装下口,但距离地面不能大于4米。具体详情可参考民用电气设计规范。
关于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以及疏散照明设计规范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茶室灯具推荐新中式装修
下一篇
万虹灯具灯饰官网